涉外專利申請如何避免被坑?
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需求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需要海外專利商標來為自己的產品和技術保駕護航。但是國內大部分的企業缺乏國外專利商標的申請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而國內很多服務機構又魚龍混雜,國外專利申請不同于中國,各個國家和地區又千差萬別。
中國企業很多習慣了國內專利大代理的經驗和模式,套用到涉外專利申請上,被坑被騙的不計其數,那么在進行涉外專利申請的時候,申請人該如何避免被坑呢?
目前很多企業進行PCT專利申請,往往會找自己原先國內的代理所,或者通過比價模式選擇最便宜的一家代理機構。而很多入坑都是從“便宜”開始的。俗話說,貪小便宜吃大虧,此言非虛。
杜絕涉外專利申請入坑很簡單
一句老話說的好”不愛占便宜的人,也不會吃虧“然后要懂得貨比三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第一,了解國家和地區的費用成本,雖然費用是一個并不是一個固定的成本,但是總體會有一個區間,下限和上限總還是可以有個預期的。而且國外的官費也是非常透明的。
例如美國企業申請一個美國小實體發明,基本的成本在1萬美金左右。申請人可以留個心眼,除非超項、超頁特別多,答復次數特別多,否則一般而言費用都是有一個合理預期的,過高或者過低都是不合理的。
第二,申請人完全可以要求代理機構提供官費的明細,賬單明細,外所名稱信息,任何一家正規的代理機構都會積極配合。如果申請人英文比較好,基本可以了解該外所的基本情況,比如專業與否,在當地有沒有相應的資質和知名度,基本的收費標準等等。
賬單的構成如果有歧義,可以和代理機構提出,代理機構也會作出相應的說明。由于外所的收費是按時間計算,所以說明工作量、工作內容、工作成果,用以計算工作時間來說明費用構成的合理性也是一家負責的代理機構職責以內的。
第三,國內代理機構的口碑和從業經驗也會至關重要,因為絕大多數申請人沒有能力直接和外所進行溝通,甚至由于不懂被外所忽悠,或者自己在管理上出現問題。
如果國內的代理機構經驗豐富,口碑較好,在專業上和管理上有充分的保證,專業正規的事務所一般都比較重視聲譽,一旦發生了糾紛和問題,也不敢不負責任的亂來。而且優秀的國內代理所,對于境外專利,通常也是有自己的內部流程管理軟件,各個國家的監控基本可以不依靠外所。
看的辛苦不如直接問??! 商標;專利;版權;法律